文/彭庭松
彭齐,族谱名思齐,字孟舒,号醒庵,吉水人,人称“江西夫子”。宋真宗景德四年丁未科(1007年)解元。大中祥符元年戊申科(1008年)进士。曾任职秘书中丞、南丰知县、建宁节度推官、太常寺博士等。
据王庭珪《卢溪文集》记载,彭齐“以文章名播海内,一时公卿倾慕之至”(《故彭夫人墓志铭》),可谓“擅声一时”(《彭大博家传》)。真宗很器重他,曾经在殿柱上写下:“彭齐之文章,杨丕之廉谨,萧定基之政事,可谓江西三瑞。”有意思的是,这三瑞都是今吉水县黄桥镇人,相距或不远,所以明代吉水人解缙在《送萧观复省兄安庆序》说:“江西三瑞,而皆在吾乡指顾之间。”吉水人才之盛,于此可见一斑。
据汪泰荣先生《庐陵古文献考略》所载,彭齐曾著有《醒庵集》《犀浦集》《强仕集》等,可惜今已不存。笔者目力所及,彭齐诗文仅存《谢赐衣表》1篇,为《全宋文》收录;诗歌3首,为《全宋诗》收录。
明代吉水状元罗洪先曾有诗句:“春风随物改,人文不相待。”面对彭齐这位家乡前辈,笔者对其诗文在时间长河中如此泯灭痛惜不已,因而怀着特别珍重的感情,在书屋里将其硕果仅存的4篇诗文读了又读,竟也读出了三般滋味。
一曰甜味。综合各种家谱记载,在宋真宗改元天禧时,彭齐曾献作《天禧大礼赋》,皇帝读后心甜意洽,便赐给他紫衣锦袍,并御笔加勉,以示荣宠。感激之余,彭齐作《谢赐衣表》。这感恩之文,声调甜润,辞藻工巧,铺陈用典,大得当时流行的西昆体真味,难怪此派领袖杨亿是如此赏识他。《谢赐衣表》用骈文写成,先是表达了感动,接着是对圣上和国家的祝福,再就是表示了自己勤政为民的决心:“齐敢不恪守官箴,精求民瘼?下以免素餐之诮,上以符洪覆之仁。”这番甜言,折射出彭齐在政治蜜月期间的踌躇满志。
二曰苦味。彭齐孙子彭闻明作有《齐公家状》。他悲伤于祖父的不幸早逝,慨叹道:“惜哉,未及大用而天夺我祖之速!”有才而天不假以年,这自然是人生苦短上更添悲苦。有限人生,又生而不自由,宦途苦奔波,往往忠孝不能两全。彭齐有诗《寒食忆江南》云:“四度逢寒食,江南身未还。二亲青草冢,三月子规山。榆柳藏新火,松楸病故关。东风两行泪,原上夕阳间。”诗中可以看出,彭齐父母已双亡,坟墓就在故乡。寒食祭扫,自己没有办法回去,如此遗憾持续四年了。想到父母死不能祭的不孝,这内疚之痛,真似杜鹃啼血。夕原上的洒泪,连东风都感到酸楚哀苦。诗感情诚挚,苦情低回,读者读着都免不了郁苦,不自觉都要掬一把同情泪了。
三曰辣味。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记载说,彭齐“才辩滑稽”;王庭珪《故彭夫人墓志铭》亦云他“醉墨戏稿时见于野史小说,则其魁豪风味可以概见也。”不难看出,彭齐是一个幽默豪爽的人。他的幽默饱含讥刺和嘲讽,是带呛味的辛辣。《青箱杂记》记载说,南丰县令不喜欢读书人,平日从来不施礼。有天夜里,老虎跑到县衙,将所养猪羊饱食一顿,丢下残余骨肉扬长而去。县令竟然用这些残骨败肉来宴请客人,彭齐也在受邀之列。第二天,彭齐献诗一首,其中有句:“令尹声声言有过,录公口口道无灾。思量也解开东阁,留取头蹄设秀才。”对于老虎入衙,县令口口声声说有错有错,押司录事却忙不迭说没事没事,这唱和的情态确实够滑稽。又想着要平衡一下秀才们,免得他们到处议论,这才想到要向西汉宰相公孙弘那样,开东阁门热情款待宾客。可是这礼节谁见过?用猛兽吃剩的头蹄,来招待那些文质彬彬的书生,这到底是礼敬还是轻慢?几笔漫画式的勾勒,便将县令无礼、虚伪、愚蠢、可笑的面目定格纸上。这无情的嘲讽真是酣畅解气,难怪当时“览者绝倒。”
对于那些深恶痛绝的人与事,彭齐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据《宋史》记载,寇瑊开始时依附权倾一时的奸相丁谓,自己跟着发达起来。等到丁谓失势,他又“郁郁不自得”,惶惶不可终日。彭齐见到寇瑊这副怂样子,作《丧家狗赋》来讽刺他。1005年,宋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宋朝为了输诚讨好,竟然撤掉了边境许多军事设施。彭齐作《酒旗》,诗云:“太平天子束戈矛,惟许青旗在酒楼。我有百瓢元帅量,使君酣战客中愁。”自认为可以作太平天子了,就把戈矛战旗统统收起,如此就只允许酒楼飘扬青旗了。可怜那些战将战士无事可做,那就来酒楼战一场吧,我有元帅级别的酒量,足以陪你们一醉解了那客中之愁。诙谐的叙写中,是对掩耳盗铃般太平盛世的讽刺,矛头直指天子,这就有点大无畏的气概了。
因为彭齐,彭氏多了个堂号:三瑞堂。这位以文章名动天下的才士,临终时回顾仕途三十年,问心无愧。他说自己“所到之处,以恺悌化民,弗忍用刑,阴德及人最多”。他相信积善人家必有余庆,后人“必有兴者”,激励子孙们要勤勉奋斗,取得超越前辈的功绩。子孙们记住了他满含期盼和情味的话,自立自强,好学不倦,不坠诗书家风。六十多年后,其孙彭闻明亦登进士科,祖孙进士为彭氏宗族添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