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井冈山把人才工作放在“发展之要、强市之基”的战略高度,高标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紧盯产业培育,吸引返乡人才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宣传引导让需要的愿来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推介井冈山市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食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变化、投资政策、优势项目等,鼓励引导返乡人员投资创业。广泛宣传支持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深入挖掘本土返乡创业方面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宣传,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凝聚“返乡光荣”的共识。碧溪镇、拿山镇发布招录村级后备干部的公告,明确将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作为招录重点,优先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库,让返乡人才“归”得舒心。
井冈山市政协委员陈爱玲说:“我2017年春节参加镇里组织的返乡人才对接联络会,2018年我从广东回到茅坪镇开始创业,自己经营民宿,短短几年时间,我的家庭收入有了质的飞跃。2017年创业刚刚起步,村里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也还没有完善,我们当年依靠民宿和农家乐的经营年收入才5万元。2022年,我家的年收入就超过70万元。”陈爱玲曾荣获吉安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吉安市女创业带头人称号,2022年被评为井冈山市优秀政协委员。
建立定期走访制度,该市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负责联系重点返乡创业项目,由村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及时解决难题,及时化解调处矛盾,形成“你帮我,我帮你”的浓厚氛围,让返乡人才有真切的归属感。2021年在杭州举办的井冈山·长三角地区“四请四回”恳谈会,130余名客商、乡友、校友、战友及革命后代欢聚一堂,共忆乡情、共谋发展,11个签约项目、136亿元签约金额“落地”井冈山。与此同时,还有乡贤会、客商洽谈会、在外创业成功返乡人士乡村振兴意见征集会、“春风行动”招聘会。
服务保障让来了的愿留
井冈山聚焦乡村振兴需要,深入调研、细致摸排,按照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型、服务型等类别,对1060名乡贤人才进行研判评估、建档入库。同时,大力开展“井冈工匠”培育工程,开办井冈山市人才创新创业研修班,开展茶果种植、电商经营等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210余场次,培训4000余人次,选送百余名实用人才到北京、浙江、福建等发达地区学习。组织返乡创业人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职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技能评价;充分联合财政、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分步提高工作补贴,激励优秀人才流向乡村。
该市研究制定支持乡村柔性开发引进高端人才资源的政策措施,畅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渠道。葛田乡上古田村党组织书记张玉荣是土生土长的安徽人,如今成了村民口中亲切的“张主任”。2000年嫁到古田村后,她和丈夫去到一线城市打拼。2018年初,她决定回乡做一名新农民。除了为村里修路、建文化活动中心外,她还在红色乡村旅游、种植、销售等多个环节推出创意民俗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如今在井冈山,像张玉荣这样的新农民越来越多。
双向联动让留下的能用
近年来,井冈山市抛出“橄榄枝”,积极引才引智、引技引资,引导激励各类人才返乡入乡,扎根基层,充分发挥返乡人才其在外拼搏积累的见识、经验、技术、资金、渠道优势,在家乡播种和耕耘,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已在16个乡镇和6个重点村设立乡村人才工作室,8个村建设乡贤人才馆,由村(社区)牵头成立人才乡贤联谊分会共39个,发展会员1060余人。出台一系列扶持创业政策,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税费优惠减免、财政补贴支持、金融信贷服务、产业园建设等“干货”措施,明确创业扶持的具体情形、内容、范围、金额等,让返乡人才免除后顾之忧,实现政策扶持对鼓励返乡创业的倍增效应。
“我们建立了自己的厂房、生产线、品牌、村集体经济养蜂场,产能升级新生产线也在建设中。还聘请江西养蜂研究所为我们建立了系统的养殖培训和养殖标准。”井冈山市拾野山蜜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易伟骄傲地介绍道。2018年,为解决蜜蜂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技术、市场等瓶颈问题,东上乡党委引进海伦堡控股集团。同年,易伟先后引进江西省养蜂研究所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技术、经营等各类人才齐“发力”,为东上乡培育发展养殖户500余户8000余箱蜂,其中养蜂100箱以上的就有50余户。易伟认为,坚守生态底线,形成品牌优势,可以使这股原生“土味”走得更远。
文/刘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