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朝荣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三月,欧阳修从滑州通判任上被召回朝廷,转太常丞、知谏院。忧国忧民的欧阳修撰写了大量奏章,提出了系列革新除弊的主张。
改革千头万绪,关键在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必须振兴教育,振兴教育必须兴建学校。
庆历四年(1044年)三月,欧阳修根据众人合议,撰写呈递《详定贡举条状》:“伏以取士之方,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才。今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覈名实……臣等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饬矣……”,建议州县均应建立公学。宋仁宗批复同意,由欧阳修代朝廷撰写《颁贡举条制敕》,于三月十三日诏告天下:全国各州县必须兴办学校,设置掌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鼓励适龄青年入学受教。诏书一下,各地纷纷响应,宋代建立以来中断84年的州县公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天南海北抽枝长叶,出现了“四方万里之外,莫不皆有学”的大好形势。
当时吉州郡城仅有一座破败的夫子庙,这座夫子庙既是祭祀孔子之处,又是民众教育之所。州郡教育如此,下辖的县邑教育状况可想而知。知州李宽心系教育,早在朝廷倡导大兴官学之前,即“谋与州人迁而大之,以为学舍”,与朝廷的主张不谋而合。李宽刚向朝廷奏请兴建州学,朝廷倡导州县建立公学的诏书即已下达,于是李宽发动乡贤出钱、民众出力,仅用了半年时间,“其年(庆历四年)十月,吉州之学成”。“既成,而来学者三百余人”。学校刚开办即招生300多人,在当时已是不小的规模,可见吉州学子求知若渴,对公办学校期盼已久。
吉州州学竣工办学后,李宽曾向欧阳修写信,恳请他为家乡州学写篇文章。欧阳修欣然应允,写出了被清代学者茅坤誉为“典型之文”的《吉州学记》。同时回信知州李宽,说“乡郡多幸,得贤侯为立学舍”,赞扬他为家乡教育作出的贡献。“笔语粗恶,幸望与伯镇学士评改而刻石也”,“蒙索鄙文,窃喜载名庑下,遂不敢辞”。一代文豪在家乡父母官面前是如此的谦逊、恭敬。结尾一句“冬冷,千万加爱”,更是一种令人感动的温暖推送。可见,欧阳修对知州李宽为家乡兴建学校、发展教育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新建的州学办学条件如何?“吉之士率其私钱一百五十万以助。用人之力,积二万二千工,而人不以为劳。其良材坚甓之用足二十二万三千五百,而人不以为多。”欧阳修不厌其烦,用具体数据,兴奋地列举吉州人民新建校舍所捐款项、所用人力建筑材料。“学有堂筵斋讲,有藏书之阁,有宾客之位,有游息之亭,严严翼翼,壮伟闳跃,而人不以为侈。”超前的设计,高标准的建设,说明知州李宽和吉州人民对教育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把教育当成千秋大计。四个“有”字排比句,铺陈学校设施齐全。“严严翼翼,壮伟闳跃”,状摹校舍的高端大气。“而人不以为侈”与“而人不以为多”相应,感叹家乡人民对教育舍得花钱、乐于效力。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家乡人民兴学重教的由衷喜悦。
“予世家于吉,而滥官于朝。”欧阳修生于绵阳,长于随州,官于朝廷,只是不谙世事的幼年,为安葬父亲跟随母亲在故乡生活了半年之久,但他的根在吉州,他的诸多亲族生活在家乡,故念念不忘自己是庐陵人。欧阳修对知州李宽谦虚地说自己“滥官于朝”,而赞扬李宽“治吉有方”。欧阳修是朝廷器重的大臣,当时已“赐三品服”,为何自谦“滥官于朝”?莫非县官不如现管,自惭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关注不够?
其实,欧阳修一直关心家乡人才的培养。两年前即庆历二年(1042年)科考,欧阳修被选为“别头试”考官,负责选拔官员子弟,吉州有十余人考上进士。其后的嘉祐二年(1057年)贡举,欧阳修作为主考官,吉州录用进士6人。嘉祐四年,欧阳修作为御试进士详定官,吉州又录进士2人。就说本次吉州新建州学,欧阳修也是时刻关注工程的进展,否则怎能掌握这些翔实的数据,状写校舍的设施、外观?
有了漂亮的校舍,就要办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然予闻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其勉于人者勤,其入于人者渐。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须迟久之功,至于礼让兴行而风俗纯美,然后为学之成。”欧阳修认为:教育要以人为本,不断地磨砺浸染感化教导,使人逐渐走向善良;要经久不懈地勉励,潜移默化,深入人心;优秀的教师用孜孜不倦的态度等待着持久而深远的成效,直到知礼谦让的风气兴起盛行而风俗变得纯朴美好,这样以后才算教育取得成功。
有李宽这样重视教育的知州,吉州教育振兴有望。然而,宋代官吏频繁变动,往往两三年甚至一年半载便异地任职。如欧阳修本人,自天圣九年(1031年)三月正式踏上仕途,到庆历四年(1044年)写作《吉州学记》,13年间,先后在洛阳、朝廷、夷陵、滑州、河北等地任职,其中三度进出朝廷(1034年、1040年、1043年三度召回朝廷任职)、二度进出滑州(1040年权武成军节度判官厅公事、1042年通判滑州,驻地均在滑州)。欧阳修担心李宽调走后,新官不理旧事,家乡吉州的教育事业昙花一现。“惟后之人,毋废慢天子之诏而殆以中止。”欧阳修希望继任官员一如既往兴学重教,传承薪火,不要让刚刚兴起的州学半途而废。
如果历任官员都能像李宽那样重视教育,家乡的教育事业必将蒸蒸日上,硕果累累。欧阳修憧憬自己哪天回到家乡,参观学校,触目所见教育事业发展的成果:“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问于其俗,而婚丧饮食皆中礼节;入于其里,而长幼相孝慈于其家;行于其郊,而少者扶其羸老,壮者代其负荷于道路。”“礼让兴行而风俗纯美。”这是何其美好的愿景!而这种类似于儒家理想之大同世界的吉州,必有待于教育的发达,即必待于“乐学之道成”。
皇祐五年(1053年),欧阳修护送母亲棺椁回乡安葬,路过吉州郡城。我们不知道他是否到吉州州学走一走、看一看。我们知道的是,正是受到欧阳修教育思想的影响,吉州进入崇儒尚学时代,在后来的900多年中,庐陵大地上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三尺童子,稍知文章”“序塾相望,弦诵相闻”“人无贵贱,无不读书”的崇文之风,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著称于世。
千秋万代的吉安人民都不会忘记欧阳修曾经情牵故乡的教育事业。
《吉州学记》面世400年后,明代小说家、庐陵人李昌祺作《别子钦刘同年》长诗:“庐陵汉名县,黉舍当城南。粤从宋庆历,杰构何潭潭。穹碑泐学记,欧子亲题衔。所以富才彦,挺然皆梓杉……”追忆庆历年间,吉州城南建公立学校。欧阳修的著作《吉州学记》被镌刻在高大的石碑上,让文人墨客诵读记牢,极大地推动了庐陵文化蓬勃发展,促进了吉安大地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