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第一批藏书,来自1971年,那时父亲从厦门军区转业分配在南昌西湖区省交通邮政局汽车二团。那年,井冈山拿山沟边的江西井冈山大学迁往南昌,父亲安排了运输任务。其中有两趟是装运学校图书馆的书。面对那么多的藏书,父亲馋得要命,忍不住问学校的老师,可不可以拿几本看看?老师大手一挥:“贺师傅,学校书多得是,喜欢什么都可以拿走。”父亲当时想着,自己没念多少书,多带些回去,将来留给孩子读。于是,他就挑了四大名著等一堆书,高高兴兴带回家。
老家背靠山,右临溪,幼时经常敞开南厢房的门,面对青山田野读书。父亲带回来的藏书,成了我文学启蒙的宝藏。念小学一年级的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看完那本线装未句读的简化红楼梦。关于童年读书的记忆,几乎都和这本线装书胶合着。满纸的墨黑里,密密匝匝的人影,披一身白茫茫的雪,寒瘦,清贵,却似暖酒直扑肝肠的热烈。翻来覆去看,甚至忍不住动手抄诗,用铅笔和水彩去画大观园,画金陵十二正副钗。哪怕笔画是稚嫩的,歪歪扭扭的,文学梦在幼小的心灵萌蘖。
几年后,父亲工作调动,举家迁往小城。周末我会跑到邮政局旁边的书店去买书。那时多半买古诗词方面的书,还有《当代》《今古传奇》等杂志。我至今保存了七八十年代购买的《宋词小札》《词综》《历代诗歌选》《史记札记》《古诗今选》《唐诗一百首》《今古传奇》等,还有一套《基度山伯爵》。这些书的定价大多是几毛钱,或者一两元,纸页已经泛黄,边角甚至有些斑驳。
参加工作后,买书仍是习惯。我喜欢从当当网上买书,也喜欢逛书店。中学时偏爱欧美文学,福楼拜、毛姆、蒙田、赫尔曼·麦尔维尔、沃尔特·惠特曼、埃德加·爱伦·坡等,后来喜欢日本文学,买了川端康成、远藤周作、山岛由纪夫、德富芦花、夏目漱石,团伊玖磨、永井荷风等很多作家的书。但我最喜欢看的是古书。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买得最多。《东京梦华录》《帝京景物略》《陶庵梦忆》《板桥杂记》《武林旧事》《鹤林玉露》《长物志》《山家清供》《随园食单》等,包括先秦诸子散文,唐宋诗歌散文,明清小品文等都有收藏。有时候,还会从孔夫子旧书网淘书。其中有一本高价购买到的二手书,高濂的《四时幽赏录》,上海古籍出版社98年版的。
黄裳先生的《书香琐记》系列,以及邓云乡的《旧京散记》、郑逸梅的《纸帐铜瓶》、张中行的《负暄絮语》、朱光潜的《无言之美》系列,都成套收藏。沈从文和汪曾祺的散文,我是极为喜欢的。我读书比较杂,东野圭吾、江户川乱步等的推理小说也会看,诺贝尔奖和茅盾奖等作品买了许多。外国小说,日本俳句,港台文学,金庸等武侠小说等都有藏书。这两年史书买得多一些。因为迷上国画,今年买了一堆艺术类的读物。
若出去旅行,其他都是次要的,寻找当地的书店是最大的乐趣。苏州是我最喜欢的城市,每次去苏州,都要从那些藏在深街古巷中的旧书店里淘几本旧书。《浮生六记》2011年买过一本,有一次在苏州人民路一家旧书店,看见北京出版社附带许多典藏插图本以及林语堂和俞平伯等人附录的2003年版本,忍不住又买下。还有一次钻进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的灵岩山下的木渎古镇一家旧书店,淘到十几本古旧古旧的书,欢喜得如同小孩过大年。其中有《左传故事选译》《历代诗人笔下的苏州》《唐代散文选注》《历代笔记概述》等藏本,一般是3元,最便宜的只要0.36元,大多数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版本。有一年去昆明,为了看一眼麦田书店,跑了三次。前两次关门,不死心,再去,第三次终于踏进书店,心满意足买走几本书。每次去南京,必去先锋书店淘书。
培根说:“书籍是思想的帆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多想和更多的人分享读书的快乐。可惜我周围很多人更喜欢跳广场舞,打麻将,还有喧嚣的结伴驴行烧烤派对等等,再或者低头刷上一整天抖音,玩游戏、聊天和追偶像剧。有时候很悲哀,一屋子的书,我的家人,包括女儿,她读外国语学院,和外国人流利地用英语谈业务,但是他们都不看我的书。
古人提倡晴耕雨读,农耕时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网络时代日新月异。毛姆提倡“为乐趣而读书”。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买书和藏书是毕生爱好。我有晨读古文的习惯,刚重读完《道德经》和《世说新语》,最近每天读三篇《古文观止》里的文章。喜欢孟德斯鸠的一句话:“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在抖音和各种视频占据大量日常的今日,临窗读旧书,也算一种精神贵族情怀。生之艰辛,各有各的不幸和挫折烦闷,萃取书香,犹如从千疮百孔的生活里淬炼出一颗舍利,散发古幽动人的光芒。尘世喧嚣,我宁愿离群索居,独守这一室藏书,做书香世界里的精神贵族。书页间的温暖,足以抵御各种风雨来袭。
唐代诗人王贞白有诗云:“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文/贺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