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科:井冈山脚下的科研“织网人”-5657威尼斯

刘科科:井冈山脚下的科研“织网人”
2022-05-18 15:26 来源: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科科博士,自2013年来吉安后,十年扎根,不忘初心,始如一日,醉心于科研“织网”路上。

5月4日,记者在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看到了正在埋头研究蜘蛛的刘科科博士。从与他的交谈中,读出了他对蜘蛛那份无法割舍的情怀,探寻了他对井冈热土这块生物多样性宝藏级别研究基地的“织网”足迹。

上下求索,朝夕不倦

“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上课之余就是做研究。”刘科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着自己的“普通”。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科学领域的建树却不普通。其带领团队成员发表了关于蜘蛛的专业论文20余篇,其中发表和定名的江西新蜘蛛种达100种,仅刺足蛛这一类群占世界已知种的1/5……

在研究成果中,仅井冈山就发现蜘蛛新种41种。这个非热点地区的研究成果,昭示着吉安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宝藏级别研究基地,拥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或将点燃江西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引擎。“目前的研究只是中国蜘蛛的冰山一角,我相信,我们团队一定会有更惊人的成果亮相!”踌躇满志的刘科科饱含对科研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让他在科研路上步履不停,朝夕不倦。

作为一名博士,除了日常上课,他所有时间都献给了蜘蛛分类学和生态学的研究工作。“科研工作永无止境,无法停下脚步。”一年365天,他只给了自己6天假期,科研,早已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割舍。

蜘蛛分泌黏液,凝成细丝,一丝一缕,织成网;而刘科科长年进行基础性的蜘蛛分类,多年磨一剑,正如织网一般,一步一个点、一点一个结,纵横到底、有条不紊。

脚踏黄土,身披荣光

吉安物藏丰富,研究价值不可估量,但在丰富的生物资源的背后,也同样意味着野外是充满未知和危险。但刘科科却始终秉持着一颗纯净之心孜孜以求,在井冈热土上当好一名科研“织网人”。

“科科老师在野外真的很辛苦,但他从不喊苦喊累。”整个蜘蛛项目总负责人肖永红教授感慨道。从井冈山、大东山、南风面等,科科团队足迹遍布吉安13个县(市、区)。这1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红土地上的蜘蛛资源研究,从井冈山开始,延伸到整个江西以及罗霄山脉。山高林密,更要警惕蛇虫等危险动物出没;野外科考,团队吃的都是干粮,饥饿难挨,也只能硬扛着直至下山,稍作停歇,又要急忙跋涉千里去往下一个地点采集调查。去年暑假,刘科科还带着学生跋涉陕西、河北、青海等地进行更深度的探索。

辛勤的野外探寻换来的是累累硕果——在其专业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而在硕果的光鲜背后,是山高路远,是岭陡林密,是扎根于深林的坚毅身影。在谈及井冈热土研究的原因时,刘科科坦言是源于对吉安的一份情感。“因为我在井冈山大学,而江西省作为一个三面环山的地区,在动物分类学上却较为薄弱。我希望能够发挥我们的特长,研究本土独特的自然资源,让本土的学校报道这里的‘珍宝’。同时,我希望能证明,江西有着丰富的资源的,且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坚守初心,笃定前行

发现蜘蛛新物种,发现新世界,熠熠闪光的铺路砾石,让后代的求知路走得更实、更远、更深,这是刘科科研究蜘蛛的初衷。

回首近十年来走过的路,刘科科颇有感触。对于他而言,在不断地研究蜘蛛的过程中,带给他的最大的影响就是要常怀敬畏心。对于自然的敬畏愈深,刘科科对于自身的社会责任也愈大,“如果不去了解世界上有多少的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很难实施,而我现在就是专注于我脚下的土地—吉安及其周边,立足于江西省开展调查”。

“科研勤求索,实践利于民”,这是蜘蛛团队一直以来的追求。除了蜘蛛最基础的系统分类调查研究工作外,该团队还将会在立足于基础问题之上,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服务于当地的发展。未来,蜘蛛团队会拓展至生物防治方面,在应用方面不断加强,用生物防治优势助力区域经济建设。

蜘蛛结网,风吹网破,它再结,再吹破,它还是结。刘科科勤织蜘蛛“科研之网”,在巍巍井冈山脚下扎根奉献,以燎原之火助亮未来之苍穹。

责任编辑:邹洋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1066vip威尼斯下载的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1066vip威尼斯下载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关于1066vip威尼斯下载 联系5657威尼斯 广告服务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