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白灵
“他是一名退伍军人,2013年返乡创业,种植果树2000多亩,不简单呢!”6月中旬,记者驱车来到永新县象形乡高田村。只见隆发蜜柚种植基地里,连片的井冈蜜柚、马家柚等果树,像一张绿毯依山就势铺展开来,山地大棚里井冈蜜橘成行成列,充满生机。当地人介绍,这都是“农业大户”谢志丹经营的。
初见谢志丹,一身蓝白条纹海魂衫,高瘦,皮肤黝黑,浓眉大眼,声音洪亮,透着军人的直爽。他说,父亲干了一辈子的农业,他也想从地里“刨”出好日子,要干出个新时代新农人的样子来。
脱下军装返故乡 闯过三道关种下千亩绿
“我是农村长大的,对家乡有感情。退伍后,恰好果业部门有创业培训班,看政府扶持政策好,水果市场前景也好,就准备搏一搏。于是筹了40万元资金,流转了300亩土地开始种果树。”谢志丹轻描淡写地说,而40万元是当时家里的大部分财产。
创业不易,果树易受气候影响,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像“无底洞”。当时谢志丹还是个“门外汉”,技术、资金等难题摆在眼前。政策“春风”让技术难题迎刃而解,永新县果业部门每年会组织数次培训,定期派人上门进行技术指导。
技术有了保障,资金又从何来?谢志丹起初通过变卖家里的产业投资,后来贷款筹资,他陆续拓展了药材和井冈蜜橘种植。谢志丹说:“基地面积比较大了,每天早上睁眼就想到人工费、化肥费,压力很大,一度想放弃。”2016年,政府组织当时的260户贫困户入股,增强了谢志丹的信心。
2018年,果树开始挂果,谢志丹又面临销售难题。他带着种植的蜜柚跑市场,因为价格优惠、品质优良,他顺利找到了销售渠道。去年,基地纯收益达到200余万元,今年,通过当地政府,他又与知名品牌达成了意向性合作。
争当新时代农人 严把两流程铺展致富路
“新农人就要用新技术,种好产品才能卖好价格。”这是谢志丹的理念。在种植流程中,谢志丹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走“慧”种植路子。
“使用水肥一体滴管系统,30分钟可完成100亩的浇灌、施肥,省时省力,且均匀不浪费。”走进600亩井冈蜜橘的种植基地,谢志丹指着果树旁黑色的管道告诉记者。
2021年冰冻灾害,造成大面积的果树新梢冻死,当年减产了一半以上。为了能应对天气变化,谢志丹抢抓当地的政策扶持机遇,搭建了山地大棚,连排的大棚一眼望过去蔚为壮观,也让果树产量多了一份保障。
为了确保果品有机、生态,他引进复合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肥比普通的肥料贵了大约3倍。”谢志丹说。
选品是果实上市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质优的产品才能受到市场的欢迎。谢志丹非常清楚这一点,于是他引进了果品自动分选机。丰收季节,所有从果树上采摘下来的果实,都会通过分选机进行自动清洗、分选、烘干、裹膜、打包,最后发往各地。谢志丹说:“我们严把质量关,客户要求的果实大小、甜度都能达标。现在只要结了果,都不愁卖。”
组建合作社惠民 一颗赤子心真诚待乡邻
“创业之初资金周转困难,是乡亲们入股,让我渡过难关。如今,我也想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生于斯长于斯的谢志丹对待乡邻,一直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
为了带动乡亲们致富,他成立了永新县象形乡隆发蜜柚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要乡亲们想种植果树,他就会帮忙选购苗木,无偿传授种植技术、农产品包销售。截至目前,有6户农户在当地发展蜜柚种植,面积达300亩。
“跟着谢志丹,技术不愁,销路不愁,心里有底。”村民谢优德说,他今年已经50多岁了,是第一批跟着谢志丹种植井冈蜜柚的村民,目前种植面积达60亩。自2018年第一次挂果,每年都是谢志丹帮忙销售,累计增收40万余元。
基地为村民带来了就业岗位,常年有固定员工20人,采果期基地需要50个员工同时作业,每月可为村民增加2500元以上的收入。村民朱行山已经70多岁了,谢志丹念他年老体弱,总是安排较轻松的工作,过年还会包近千元大红包给他。
漫山青翠人勤早。谈起打算,谢志丹踌躇满志:“今年准备再扩大种植面积,引进几个新品种,我是越干越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