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巴金
朱中楣(1622年—1672年),字懿则,号远山,南昌人,吉水县盘谷镇谷村人李元鼎之妻,清初四部尚书李振裕的母亲,著有《随草诗余》《镜阁新声》《随草续编》《亦园嗣响》等著作。
朱中楣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朱议汶,是明朝宗室辅国中尉,系明皇室中学问渊博者之一。母亲汪氏也是名家之女。在书香浓郁的氛围中,朱中楣得到较好的教育与熏染。据李振裕为母亲所作《行述》载,她幼时聪颖绝伦,爱好读书,“朝夕一小楼,丹铅披阅,于纲鉴、史记及诸家诗集,成诵不遗一字,间为有韵之言,多警句”。
崇祯十二年(1639年),时年17岁的朱中楣嫁与李元鼎为妻。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元鼎起补光禄寺,朱中楣随夫前往京师。第二年,李元鼎推为光禄卿,直到第三年二月才得旨。但李自成起义军已攻陷京师,明王朝很快就灭亡了。虽然政局动荡,但夫妻俩生活较为安定,李元鼎又是“身持海内文章之柄者”,两人经常吟诗作词,互相唱和,“二人殊不乏门内唱随之乐”。
儿子李振裕出生后,朱中楣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去培养他。一方面她表现得爱子情深,例如她曾作《卜算子》一词说,儿子小时候买有一副象棋,某天母子对弈,儿子以马敌将,最后是母亲败棋。胜棋之后,李振裕“把输赢仔细论”。写的虽然是儿子幼时趣事,但母子情深却弥漫于字里行间。另一方面朱中楣课子极严,在家里教李振裕读书时,儿子全部是跪着听她讲课,听懂了、问题回答对了,她则喜,否则就会发怒,没有一丝溺爱之痕。有一次,朱中楣携儿子、奶娘避难于津门。危难之中她指着小李振裕对奶娘尹氏说:“汝忠诚可托,有难,吾惟一死,此子可挈还故里,交罗夫人,无异己出也。”正是经历这些童年磨难,李振裕自幼学习勤奋刻苦,待人处事老成。
朱中楣为明宗室之女,亡国之悲和丧父之痛对她打击较大。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丈夫李元鼎在政治上表现得摇摆不定,且多次被治罪。诸多生活之苦,对朱中楣来说可谓患难频经,境遇坎坷,忧愁不已。
李元鼎在清朝廷任职不到7年。一方面他作为降清汉臣,内心也不好受,如女儿嫁给吉水状元刘同升的儿子刘季鑛,因他降清,女儿被婆家赶出家门;另一方面,他在仕途上很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多灾多难。清兵入关后,朝廷先是四处搜罗明代遗老,且安排李元鼎出任太仆寺卿。顺治二年(1645年),又升他为兵部右侍郎,但不久后因坐荐人事落职。时值江西正在用兵,李元鼎无法回家乡,只好暂时寓居于津门,却又因兄紫函事牵连,被逮捕入狱。
家人和亲属自然惊惧万分,但是朱中楣以不凡见识,表现得每逢危难险急总是镇定自若,不乱方寸,始终充当着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的角色。不久后,李元鼎果然得以昭雪。顺治八年(1651年),李元鼎复原官,不久后还升为兵部左侍郎。第二年冬,李元鼎又因“总兵任珍不法事露”,被牵涉其中,甚至有性命之忧。那段时间是朱中楣一生最为艰苦的岁月,她经常是夜晚焚香祷告上天,白天拟写诉状,每天“血泪横襟”。她曾哭着对年仅10岁的李振裕说:“汝父脱有不讳,我惟拼一死,叩九阍以鸣汝父冤。”接着她又指着家里的水井说:“倘天听难回,此即我葬身之所。汝好读书,毋坠先志,吾事毕矣。”在一次又一次险恶莫测的境况面前,身为女子的朱中楣总是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沉着与坚毅,正因为有她的临危不乱和筹谋布局,且亲自叩天听,鸣冤情,后来才化险为夷。此中表现出其心思之细密、个性之刚烈、筹算之从容,即使肝胆男儿也不过如是。
顺治十四年(1657年)冬,他们才举家南还,卜宅于南昌,此后10余年岁月是朱中楣生命中最为安定怡然的岁月。回南昌后,夫妻俩选择孺子路西湖附近一处幽静的地方筑园而居,园名从两人的号中各取一个字命名,称为“梅山”。政坛上的李元鼎虽表现得摇摆不定,生活中的他却是一个儒雅之士。他擅长书法,精通诗文,尤其在词方面更是负有盛名,被当时的文人称为江右古文大家。朱中楣是清初知名才女,擅长诗文。两人优游林下,吟诗作赋,夫唱妇和,十分惬意。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等也都是儒雅之人,他们经常与父母一起研讨文辞,舞弄笔墨,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1670年,丈夫李元鼎去世,朱中楣一直伤心不已,于两年后去世。
光绪《吉水县志》卷62录有朱中楣题诗5首,其中《自题传经家庆图》诗曰:
己亥冬月小阳天,梓里舒翁自越旋。
俱道丹青称第一,果然落纸生云烟。
何须绘茀矜夫贵,且效传经教子贤。
共坐石床联咏好,等闲闲处即神仙。
诗中交代了题写时间是顺治十六年(1659年)。“梓里”表明一家人已回到谷村老家暂住,“丹青第一”说明她画艺高超,而“传经教子”是说她崇文重教,关注孩子学业,课子严而有度,并比喻此间生活犹如神仙一样快乐无忧。
儿子李振裕19岁参加乡试成绩名列前茅,28岁参加礼部会试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不久后历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因他知识渊博,康熙皇帝经常召“以儒术备顾问”。康熙年间,李振裕先后历任工、刑、户、礼四部尚书,是清初吉安府官职最大者,颇有政声。儿媳叫陈璋玉,娴文辞,工笔墨,可惜产后不久病逝。李振裕共生有6子,均是文章品行俱佳之人,如第四子李景迪曾中进士,官御史,还过继给李振裕同父异母的弟弟李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