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泰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既是一种独立形态的革命精神,同时又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彰显和弘扬。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党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数十次武装起义。但是,这种以夺取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都遭受了严重挫折。一时间,革命队伍中有不少人悲观失望。他们怀疑马克思主义能否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共产主义理想是否能够实现。然而,理想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却毅然高擎火炬前行。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引兵井冈是在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利后作出的决策。朱德、陈毅也是在南昌起义失败后,转战千里,历经艰难才走上井冈山的。他们的队伍都曾经处境险恶、给养缺乏、减员严重、思想混乱,一度几乎散架。然而,他们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不断发展壮大。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
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形势处于低潮,“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和疑问不时困扰井冈山军民,集中出现就有四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回答了这些疑问,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政治品格,转化为井冈山军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坚定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井冈山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集中表现在如何解决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革命道路问题。
1928年2月至1929年1月,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军事“进剿”和“会剿”就有七次。普通的士兵要训练半年一年才能打仗,红军的新兵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作战只能依靠勇敢,依靠不怕牺牲的精神。井冈山茨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加上国民党军的严密封锁,粮食的短缺最为严重。粮食不够,就用南瓜等来代替,有时还要靠野菜充饥。1928年5月,毛泽东连续两次向湖南、江西两省省委和党中央写报告:“我们在井冈山上吃饭太难”“山上粮食万难”。面对极端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和物质条件,红军官兵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采取多种措施活跃边界经济,战胜困难。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特质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为党和红军所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因此成为“井冈山精神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党员干部是不是对党忠诚,在革命年代就要看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冲锋陷阵、舍生忘死。”井冈山军民传承和弘扬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始终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如建立红色政权,为人民群众谋政治权益;开展土地革命,为人民群众谋经济权益;兴办文化教育事业,为人民群众谋文化权益;革除社会陋习,为人民群众谋社会权益。
党和红军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人民群众也就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誓死捍卫党和红军。留下了聂槐妆送盐、吴月娥跳崖、遂川县西庄群众用生命“护大印”等感人故事,以及永新困敌、黄洋界保卫战等战争奇迹。正是有了群众这真正的铜墙铁壁,党和红军才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