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裕华
有了母亲,便有了餐桌的温暖。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到县城生活,日常买菜煮饭就成了母亲的功课。母亲怕花钱,买的也大多是便宜的菜蔬,但是,等我们中午回到家,一看到餐桌上摆好的菜盘,我还是常常惊讶,不是四菜一汤,就是六菜一汤。特别是女儿读了高中后,每天中午会回家吃饭,于是,母亲便常常弄个六菜一汤。我对母亲说,不要煮这么多菜,吃不完。母亲便指着那些菜说:“这个心心不喜欢吃,那个又怕她不吃。”言语很明显,多煮几个菜,让女儿有挑选的余地。我和妻子便暗自摇头,偶尔对女儿打趣道:“你看看,奶奶把你当公主一样,就好像是公主回家吃饭了。”
其实,母亲炒的菜大多平淡,口味并不出色,但我们从不挑剔。对于我们来说,每天一回家就有冒着热气的饭菜等着我们,那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在母亲的日常炒菜中,我特别觉得母亲煮的鱼很好吃。鱼的美味一大半要先油炸油煎出来,既去腥味,又让肉质鲜美。母亲煎鱼时,很有耐心,能煎到两面微黄又不破碎,然后炒一点芹菜或者青椒。看到红烧鱼,我总是胃口大开。可惜,女儿从来不吃鱼,在她所有偏食的食物里,鱼是排第一位的。偶尔,坐在餐桌边,母亲会问,明天买什么菜吃。妻子说随便,我有时便给母亲参考,说几个想吃的家常菜,比如,韭菜烹鸡蛋、干辣椒炒猪心、猪肚汤。女儿则会趁我们不注意,悄悄地对母亲说:“奶奶,买什么菜都可以,就是不要买鱼吃。”因为每次吃鱼,我们都会夹一两块给她,她都是皱着眉头吃苦药一般地咽下去。
双休日,我在家的话,便会去菜市场买菜。我觉得菜市场是一个很有烟火气的地方,我喜欢每周去转一转。等我从菜市场回来,把菜袋子放在厨房里,母亲就会一样样把它们取出来,开始清洗。有些菜,是母亲平时不舍得买的。等看到我在厨房弄,母亲就会莫名地欣喜。有一次,我买了几个羊脚,把它们砍小后用砂钵烹制,母亲在厨房里看到后,高兴地说:“我等下也要吃一块。”我笑着说:“你吃两块也行啊。”可惜的是,差了一道火候,竟然没有煮烂,看到母亲吃得很吃力的样子,我每次想起都很是愧疚。
等母亲弄好了饭菜,她就会站在阳台上看我们有没有回来。几乎每天,中午也好,晚上也好,回来时都是妻子第一,我第二,女儿第三。女儿读初中的学校离家只有不到400米,可是,每次回家吃饭都慢慢腾腾的。她们一伙女生,四个人,每天都是一起上学一起放学,而且小学、初中都是同一个班级。母亲靠在阳台上,楼下面是县城东西走向的崇文西路,我的住房就在崇文西路和文明路交叉的路口。在从东到西的车流中,母亲先是在车流中寻找红色的小车子,然后看到一辆红色的车子停靠在楼下的路边,看到我下车了,她不动身影,继续倚靠在阳台上,眼睛定定地望着楼下延伸的彩色人行道,等待着女儿的出现。
我回家后,和妻子坐在沙发上看手机。好一会儿后,只见母亲急急转身,也不言语,先是走向防盗门,把门打开,然后又急急走向厨房把菜端出来,不用说,母亲终于看到女儿回来了。等母亲把菜端好,女儿也就开门进屋了。有时,等了半天,人行彩道上走过了许许多多背着书包的学生,女儿也还没回家,母亲就说:“那些放学的都回来了,怎么心心还没有回来?是不是她们的放学时间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实在是她们4个人太磨蹭了。特别是冬天,为了不让菜冷掉,母亲都会把炒好的菜用大盆子盖住。她一定要看到女儿出现在楼下,才会进厨房端菜出来。看到母亲这样操心,我既感到浓浓的暖意,又觉得很惭愧。
等到一家人围桌而坐,气氛总是愉悦。母亲在的时候,我和妻子从来不争吵,怕母亲听到了难受。吃饭时,或者母亲说一说她的见闻,或者我们问问女儿的学习情况,或者我和妻子交流一下工作上的看法。餐桌上的时光,是我们一家人自由自在交谈的时光。餐桌上的时光,是我们一家人幸福时光的聚焦。
平平淡淡的日子在一日三餐中悄然而过。时光入流,不见踪影。后来,母亲因病去世,女儿也去了外省工作,餐桌上相向而坐的只有我和妻子两人了。有时,我们吃着砂钵红烧肉,妻子突然说:“你今天弄的红烧肉太好吃了,我下次去了你女儿那里也要这样弄一个给她吃。”或者,吃着炒鱼时,妻子说:“你弄的鱼怎么也没有妈炒得好吃。不管是老家的河鱼,还是去菜市场买的鱼,妈都炒得特别好吃,辣味里有鲜味。”
听着妻子的话,我抬头望向窗外,天空白云悠悠,阳光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