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路来森
蝈蝈,是白石老人最喜欢画的草虫之一。
在胡适、黎锦熙等人编写的《齐白石年谱》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辛丑以前,白石的画以工笔为主,草虫早就传神。他在家一直的养草虫——纺织娘、蚱蜢、蝗虫之类,还有其他生物,他时常注意其特点,做直接写生的练习,历时既久,自然传神,所以他的画并非专得力于摹古。”
蝈蝈,属于蚱蜢草虫之一种。于此可见,白石老人一定是养过蝈蝈的。或许,就像普通的乡下人一样,将蝈蝈养在一架葫芦上,一架丝瓜上,或者,干脆就将蝈蝈“笼而养之”,挂于窗前的石榴树上,终日观摩、欣赏,既以之写生练习,又怡情养神。
所以,在白石老人的笔下,一只只蝈蝈才那样的生动而传神。
从个头上来看,白石老人笔下的蝈蝈,有大、小两种。大者,巨腹短翅,真可谓大腹便便矣;小者,体型小,腹瘦,翅稍长。此两种蝈蝈实则是展现了蝈蝈的雌、雄两性。于此,亦见得白石老人笔下的蝈蝈,确然不只是“摹古”,是有着对生活深刻的观察和体悟。
大蝈蝈,是雌蝈蝈,它不会鸣叫,似乎生来就是为了“传宗接代”的,因之,肚腹极大,一肚子的籽儿。小蝈蝈,是雄性。即是我们通常认可的那种会叫的蝈蝈。雄蝈蝈,体型要比雌蝈蝈小一半,以蹦跳为主,动作极其灵活敏捷,一有风吹草动,便迅疾蹦跳而去,隐藏于草丛中、叶片下。雄蝈蝈,是典型的鸣虫,鸣叫时,喜欢峭立在庄稼叶片的表面,振翅而鸣,而且,它似乎深晓“居高声自远”的道理,总是立在最高处鸣叫。
白石老人笔下的雄蝈蝈,双翅挺拔,振动感极强,凝视之,仿佛清脆的鸣声,正弥散开来……
从色彩上看,白石老人笔下的蝈蝈有草绿和土黄两种。草绿色,是蝈蝈的常色,绝大多数蝈蝈,都是草绿色的,而且,那种草绿,还真是绿,与草色无异,可“以假乱真”矣。土黄色,也有,但少见,也许是因环境所致吧。有意思的是,白石老人笔下的蝈蝈,其肚腹之上部,很多被画成了紫红色,何以如此?这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白石老人观察之细致。这种紫红色,其实是“成熟”的一种标志,雌蝈蝈一旦成熟,快要“抛籽”时,它的肚腹上部就变红了。
因之,就更可以说:白石老人笔下草虫的生动、传神,更大程度上,是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和妙悟。
观察白石老人所画蝈蝈的姿态,你就会发现:多数蝈蝈的姿态,是呈现“前腿弓,后腿蹬”的情状,俯首怒目,一副蓄势待发、奋力向前的样子,仿佛鲁迅笔下的“孺子牛”,也像极了白石老人奋斗不屈的一生——彰显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意志力。
虽只一小虫,却是不拘于“形神具备”,而是在最大程度上,“神大于形”——让某种精神的力量,弥漫整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