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俊明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已经十几年的成年玉兰树,就长在房屋的东南角的阳台边上。这棵玉兰树主干明显,树体壮实,生长势旺,独树伫立屋边,显得格外粗犷伟岸。玉兰树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玉堂春。
仲春,姑苏气候开始回暖,玉兰树上光秃秃的枝头布满硕大的毛笔尖似的花蕾,明显在一天天饱满。终于在一天清晨,只见眼前满枝头是纯白色惊艳绽放的玉兰花,一片晶莹皎洁,朵朵玉兰花亭亭玉立。
我站在阳台上痴痴地看着满树一夜间盛开的花朵,闻着玉兰花那独特的清香,不禁想起了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佳句。人格如果高洁如此,夫复何求?
只可惜玉兰花期太短,我还没有来得及领悟她圣洁高雅的品格,那些花朵便完成了它的使命开始凋落,掉落了一地,把脚下的土地染成了白皑皑一片。
正在我莫名失落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眼前的玉兰树枝头又挂满了嫩绿的细芽。一颗颗嫩芽,就像晶莹剔透的绿宝石镶在树枝上,孕育着勃勃生机。原来,这玉兰树崭新的树叶正在萌芽而出。
大约一周时间,原先树枝稀疏透光的玉兰树已经铺满了比巴掌还大的绿叶,郁郁葱葱的已经看不到前方的田野了。从那时直到冬天,整整半年时间,我家阳台一角的视野都被浓密的玉兰树叶独占了。
玉兰树不会说话,却能够用它独特的语言向我问候示好。它不懂哲学,却苦心变换着不同的形象,告知我怎么样在漫长的寒冬笑傲霜雪,怎么样珍惜仲春短暂的花季留住自己的高雅,在夏秋黄金季节又怎么样用宽大浓密的树叶积蓄生存的能量。
而我对这棵玉兰树的关注和观察,是从去年秋天开始的。
那是去年深秋的一天早晨,我离开苏州几天刚从老家吉安归来,猛然发现眼前的玉兰树树叶明显苍老泛黄,稀疏变少了许多。
忽然一阵秋风吹过,树梢一阵轻抖,几片已经焦黄枯萎的树叶无声地轻轻飘落,在空中随风打了几个滚,最后落在了地面的杂草中。树叶没有挣扎也没有不满,就像刚刚完成了神圣使命功成名就的老者一般安逸。地上已经覆盖了一大片落叶,它们躺在了草地上一动不动,似乎很满足,显得很安详。
树叶来自大地的孕育又将安静地回归大地。仿佛触及了某根神经,我下意识地返身进屋拿了手机拍下了它们掉落的身影,也拍下了还留在树枝尚未完成使命的树叶。相机如实记录树叶依依不舍告别大树的瞬间。
如果树叶有灵性,那么还留在树上的树叶一定预感,它们都将陆陆续续离开树枝叶落归根。它们一定知道,自己曾经娇嫩的青春已经被正在孕育的苞蕾取代;它们也一定明白,茂盛繁华已经成为平淡无奇的过去。而平日里相伴交集的树叶间曾经的磕碰摩擦和在大风中的咆哮,此刻或许已经演变成亲切的耳鬓厮磨和相互珍惜的友爱了。
眼前这玉兰树叶从幼芽初萌到翠绿茂盛到枯黄萎缩再到今天的随风飘落,使我见证了树叶普通却不平凡的一生,也理解了小小树叶的生命价值和真谛。回顾自己的一生历程,和这些树木的成长又有多大本质区别呢?
联想起我自己的一辈子,1993年开始背井离乡的谋生之旅,我觉得自己其实就像一棵移栽的树,先要剪枝、刨根,然后在水土不服完全陌生的广东重新生根发芽。我必须重新适应不同的环境,学习不同的语言,建立全新的人脉关系网,总之,一切都得从头开始。这是多么艰难的经历和多么痛苦的领悟。
而我这棵不成材的树,却被命运移栽了两次,2001年又从广东迁徙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苏州,又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现在,随着岁月慢慢燃烧殆尽,我们这些行将老去的树木树叶又该何去何从呢?是按照传统叶落归根告老返乡,还是遵循“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显然,时代在翻天覆地地变迁,导致了我们目前的处境。坦白说,我真的还没有准备好。父母安好健在,我还没有资格去想这些,只是年岁渐老,乡愁更浓。
对于我来讲,几十年前,乡愁是那张小小的邮票,邮票在家乡和异乡间穿梭,传递着我和家人迟到的消息。之后,有电话了就懒得写信,孩子们却不答应,要求我既打电话又写信,因为电话讲完就挂机了,还是那几张注满真情的信纸可以重新回味。记得1996年我学会了用电脑之后,写信都用电脑了,女儿第一个表示抗议,因为正规的打印字体失去了父亲的亲切。
后来有小汽车了,虽然苏州和家乡吉安远隔千里,在苏州的吉安老乡们经常独自来一个说走就走的回乡之行。在老乡们一次群聊中,有人感叹说,开车回老家吉安时一点都不觉得累,但是开车返苏州时总觉得太远太累。老乡们心如明镜,归心似箭,而征途漫漫也。
我想,在家乡吉安,我也许就是一片树叶,家乡才是那棵大树,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也许树根是树叶默认的归宿,树叶也默认反哺树根的养育之恩,这是树叶与根的轮回,也是树叶与根割舍不了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