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和德
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城东南三十里的大堤镇,有两个相对应的村庄:前抬头村和后抬头村,他们原为一村。因村东北过去有一座大墓,村庄坐落在坟墓南边,故名“坟抬头”村,后人改为“凤抬头”村,后又简称前抬头村、后抬头村。
这座大墓的主人,就是宋代庐陵人、民族英雄欧阳珣。庐陵人怎么埋在河北深州?深州人民又为何如此怀念他?
据《宋史·忠义三·列传》(卷207)载:欧阳珣(1081年—1127年),字全美,登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知盐官县,政绩突出,被推荐进京城任职。当时遭遇金兵进犯京城,朝廷准备割让河北的绛州、磁州、深州三地来议和。欧阳珣率9个志同道合的人联名上书,大声疾呼:“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以与人!”情况紧急,朝廷召开会议讨论。欧阳珣以一个文臣身份,极力主张抗战,理由是:“战败而失其地,以后夺取过来,就理直;不战而割其地,以后若想夺过来,就理亏。”当时的宰相闻后发怒,就想借刀杀人,于是反而派遣欧阳珣前往深州,办理割深州手续。欧阳珣以“将作监丞”官职身份,来到深州城下。他失声痛哭,对深州城上的军民喊道:“朝廷现在被奸臣所误导,我今天来,不是来办理割让手续,而是来办自己的丧事。你们应该自勉,忠义报国,绝不投降!”金兵听后,恼羞成怒,把他押解到燕京(今北京),要他投降。欧阳珣拒绝投降,还大骂。金兵在他身上浇满油脂,要烧死他。欧阳珣说:“要就从脚烧起,好让我多骂几句。”
为了纪念这位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深州人民冒死将欧阳珣的骸骨背回来,在深州城(今贾城西)外为他修了这座墓,又在墓的旁边,建造了欧阳珣公祠。此后香火不断,瞻仰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还塑造了一座欧阳珣的石像,石像在深州西北八里许的地方(今名石像村),上半截露出地面,高约三丈,下半截埋在地下。
明景泰年间,吉州遂川县人萧启在外地为官,回北京述职,中途在深州等待。期间,他浏览深州史志,发现其中记载了庐陵家乡人欧阳珣之墓,大为震惊,连忙前往拜谒,作七律诗一首以寓感怀之意,并刻石于欧阳珣墓前。诗云:
归朝驻节在行台,郡志时时一展开。
见载吾乡先达事,乃为昔日宰臣摧。
议和大节终难屈,临死丹心誓不回。
遥望深州高冢处,令人感怀重徘徊。
明嘉靖二年(1523年)冬天,徽州婺源人程煌出任深州知州。刚上任,他就向当地父老询问深州风土人情,得知深州有宋代欧阳珣墓和欧阳珣公祠。第二年春天,他就率领众人前往祭奠,并作文悼念:
呜乎公乎不偶挺生!会国多难兮值崇宁,廷诤和议兮忤群佞。迫遣割地兮变祸临,委身殉国兮语城者以死守。被戳金人兮魂为厉以杀虏。呜呼公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天壤俱蔽兮万古有名。事旷世而相感,心悲切而独梵。呜呼哀哉!尚飨。
清道光三年,张杰任深州知州,在引进栽种水蜜桃、重修文瑞书院等善政外,对欧阳珣墓地和欧阳珣公祠的保护和祭祀,又作了更详尽的规定和安排:
由祠旁赵邢村、贾村西筹十六村选人,经理祀祠;
用书院马场地二顷四十六亩地租共二十四千六百文,备作祭品;
(每年)二月施行春祭,九月施行秋祭;
每次祭祀,知州本人必须亲往主祭……
每到祭祀这一天,深州人民络绎不绝地抬着猪、羊以及其他祭品,前来悼念欧阳珣这位英雄。直到1924年,深州还重修过一次欧阳珣公祠。
如今,欧阳珣墓和欧阳公祠虽然已不存,祭奠活动虽也停止,但是欧阳珣的名字永远载入了深州的史册,镌刻在深州人民的心中。
庐陵节义第一人欧阳珣忠义爱国的精神将永垂不朽,光照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