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古镇名窑—千年古镇永和及吉州窑风采(2)
三、艺高品精 勤劳而智慧的庐陵人,不仅文学创作、史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果,而且在陶瓷制作技术和工艺上,也走在时代前列,达到了最高水平,充分显示了非凡的才智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无法想象当时的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是如何喜爱吉州窑的产品,只知道流传国内外的吉州窑陶器幸存下来的真品,都当作“国宝”珍藏着;考古专家寻得一块半片有价值的残片,便兴奋不已。在数百年的制作中,“耕且陶焉”的农民和工匠,把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未来的向往,都倾注在自己的产品中,把沉粘的陶土变成了一件件形态万千的生活器具和工艺品,使本无生命的陶瓷显得那么有生命活力,有生活情趣。 1981年到1982年,经国家批准,开挖了吉州窑24座古窑遗址中的一座——本觉寺窑岭,揭露出了一座窑床,对其他窑岭也程度不同地探沟勘查,出土了一些遗物。品种之多、工艺之精湛,使专家们叹为观止,也使爱好者大开眼界。我原从零散的史料中看到一些对吉州窑产品的介绍,以为那里只会烧黑陶,其实并不然。吉州窑初创时期,就会烧造青瓷类产品,青黄色、淡绿色的都有,常见于碗、罐、壶等用具,有“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美感。乳白瓷类也会造烧,有的可与景德镇瓷相比。当然,最具特色、生产最多的还是黑釉类陶瓷,尤以“天目”类最为著名。 何谓“天目”?唐宋年间,日本僧人常来浙江天目山佛教寺庙留学,常带些寺庙中所用的黑釉茶盏回国送给亲友,深受日本人的喜爱,称之为“天目盏”。后来,天目成为对中国黑釉瓷的通称,流传开了。我国的黑釉瓷东汉时就会生产,多为民问日用器皿。吉州窑的工匠,在传统的工艺上予以创造,提高了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有几类天目产品,成为陶瓷中的瑰宝。 我有幸欣赏过一只木叶天目盏,是宋代吉州窑的产品。看上去只不过是只黑得发亮的敞口浅腹茶碗,形似斗笠,常用的饭碗般大小。手感柔滑,不过二三两重。盏底静静地躺着一片浅黄色的树叶,看似突出,一摸与盏底一样平。注上清水,叶子像一叶小舟在飘浮,那么清纯,那么轻柔,那么富有灵气,你把她可以想象成你心中任何最美好的东西。如果注上茶水,淡香轻拂,叶影飘飘,动与静、虚与实,如梦似幻。你从中感悟到的不仅是视觉的舒坦,还有心灵的净化与生命的永恒。据考证,还有的天目盏中的树叶贴在盏壁、盏口,有的是二叶三叶重叠,更令人称奇。木叶天目盏的烧制并不复杂,只是将天然树叶浸泡只存脉络后,沾釉贴在器物上进窑烧罢了。可是,易燃的植物与瓷土粘在一起,经一千多度的高温烧烤,没有焦糊变型,却丝茎脉络清晰可辨,叶型逼真,与黑色底釉相溶,真不可思议。700多年后,专家们苦苦探寻其奥秘,测试分析出了古木叶天目盏的化学成份和烧制的物理工艺,就仿制起来。使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电炉、液化气炉等工具,也制成了一些木叶天目盏,可质地比原物明显逊色。盏壁没那么光滑凝重,盏底的叶子没那么鲜活丰嫩,茎脉倒还清楚,只是有些像蚕食后的残叶。不过,即使是仿制品,仍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价值千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吉安地区行署送给著名社会活动家、给予老区支持的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最好的礼物,就是吉州窑仿制的木叶天目盏。这项由吉州窑陶工们独创的陶器装饰工艺,醉倒了多少人!可能是这项工艺太迷人了,太神奇了,于是在民间传说中蒙上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说是为了显示其珍贵与不群,烧了一百只木叶天目盏,要打碎九十九只仅留一只传世。又说那叶子一定是秋天的某日某个时辰摘下的,才能烧成;一定是某种树叶,其他的不行。烧制前要斋戒三日,要焚香祭神。这片飘落在黑色陶具中的叶子,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引起了无数人的遐思,赢得了无数人的赞美! 兔毫天目是茶具之一,深受上层社会人士喜爱,是宋代较名贵的茶文化饮具。治国无方的宋徽宗对饮茶倒很内行,对茶具的品评也达到较高的档次。他说:“盏色以青黑为贵,兔毫为上。”兔毫天目是窑变釉色的种类之一,在烧制中由于温度高,使釉中铁质元素带到了釉层表面,釉面流动,富含铁质的成份条条细纹,冷却后在黑釉中渗出了如兔子的毫毛一般的铁锈色和银白色条纹。远远一看,黑色的茶盏像撒上了块块白色的兔毛,有的若隐若现;凑近端详,只见斑斑点点的兔毛似丝丝银线射出,既抽象又具体,静中蕴动。盛上茶水,水纹荡漾,兔毫斑纹似在抖动、进跳。这不是窑工制坯时有意而为,而是在烧制中的釉色窑变,鬼斧神工。块块斑纹似按大体的规则排列,却又是那样随意自然。这就要讲究配料及烧制工艺,否则,无法达到如此效果。不少名窑都能烧制兔毫天目,吉州窑的产品具有体厚而釉薄的特色,享誉天下。 在釉色窑变的过程中,有一种比兔毫块面积稍大的羽毛状咖啡条形斑纹,像是鹧鸪鸟脖子上的羽毛,称作鹧鸪斑天目。这种形态,比兔毫更丰满,色彩变化更多,像是太阳出山前的云霞。据肖世牟先生考证,兔毫天目其他窑也有,而鹧鸪斑天目盏,是吉州窑独创的产品。兔毫和鹧鸪斑天目盏,是宋代两种最珍贵的饮茶用具,深受文人学士和达官贵人喜爱。 剪纸贴花是吉州窑陶器产品颇具特色的装饰工艺。看起来并不难,只不过把剪好了的图案贴在陶具的胎坯上,涂上一层黑釉,再揭掉剪纸,留下釉色与胎色相对的图案,送进窑中~烧罢了。可实际上并非这么容易。如果剪纸的图案稍复杂一点,黑白对比的关系密集,贴在陶瓷坯胎上,施上一层釉料,把纹样揭起来,就会将釉料一起脱落,留下的图案就不清晰。如果图案过于疏空单调,又会留下大块大块的胎色。吉州窑的艺人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剪纸装饰既简洁又生动,变化中求统一,疏密得当,对比清晰,线条梳理有致。他们还在贴花的同时,进行了描绘、刻划等加工,弥补剪纸的不足,使花纹更为精美。更具特色的是将剪纸图案运用在黑釉窑变之中。就是先在坯体上施一次黑釉,然后将剪纸图案贴于盏的内壁,再施第二次淡色釉,揭掉图案后,由于两种的色调不同,以淡衬深,使图案更显得丰厚生动。剪纸装饰的题材十分广泛,有鸳鸯、蝴蝶、鸾凤、梅、竹、兰等,寄寓了劳动人民祈盼平安、吉祥的情感,也是窑工及其家属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写照。我欣赏过一只饰有凤凰纹剪纸贴花图案的茶盏,一只凤一只凰分上下在展翅飞翔,飘飘欲仙,中问是一朵梅花,两只蝴蝶飞向梅花。鸾凤和鸣,双宿双飞,蝶被梅香吸引,有动有静,有情有景,令人遐思不已。而且图案的线条粗细密疏有致,只几笔简练的勾勒,便使形象呼之欲出。 吉州窑的艺人们,用高超的技艺,把人间的美好愿望铸成了永恒。 吉州窑的工匠艺人们,并不都是生产生活所需的碗盏文具等日常陶瓷用品,还会制作供陈设、观赏的工艺品,常见的便是捏塑和瓷雕。拿起一团松软的粘土,捏成一个心中想象的东西的模样,再用竹片镂刻加工一下就可以了。或是顽童,或是小佛,或是猴,或是鸭,几乎人们心中喜爱的天真有趣的东西都可捏出来,烧制成工艺品。这些捏塑原始、随意而朴拙,不事雕琢,千变万化,比千篇一律模印复制的东西更显得鲜活多姿,更贴近生活,留世的产品也显得更为珍贵——没有哪两件是完全相同一丝不差的。瓷雕往往是模印重复生产的,以神像、玩童和动物为主,多为小玩具和陈设品,通常赋以一定的寓意,如求福避灾、贺寿添丁等。 釉下彩绘技艺,使吉州窑的产品锦上添花,更具装饰效果。彩绘瓷是继乳白瓷、黑釉瓷之后的新品种,也是陶瓷烧制的新发展。吉州窑彩绘不是像北方黑色彩绘那样先在坯胎涂上化妆土再加彩,而是直接在瓷坯上画彩,这就需要更高的技术。因为颜料一经高温烧烤,容易失去色泽,没了彩图之形。吉州窑的工匠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釉料的配制、火候的大小、冷却的迟速等方面,掌握了规律,使产品保证了质量。据史载,中国釉下彩绘工艺产生于唐代的湖南长沙窑,但不完善。吉州窑吸收此工艺后,作了改进,尤其是装饰纹样的丰富多姿和装饰效果的赏心悦目,使彩绘技艺达到了新的水平。青花瓷的产生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次跨越,后来成为陶瓷具的主导产品,景德镇陶瓷生产因此而突飞猛进。陶瓷专家蒋玄怡先生认为:“青花制作必须是釉下彩绘,吉州窑创制釉下彩绘有开启试用青花原料的可能,釉下彩绘的生产技术是试用青花的基础。”又说:“南方系统中的彩绘器是吉州窑创始的,只有发明了釉下彩绘,才有青花彩绘的可能。”(《吉州窑》)宋末元初,吉州窑的工匠为避战祸纷纷流往景德镇“打工”,带人了釉下彩绘工艺,与当地工匠一道进一步改进技术,为青花瓷的创烧奠定了基础。 5657威尼斯-1066vip威尼斯下载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1066vip威尼斯下载的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1066vip威尼斯下载的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