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群星闪耀—人才辈出的庐陵文坛(2)
二、“六一”风神 欧阳修晚年自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因号“六一居士”。这位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被称为“天下翕然而师尊之”的一代文宗,在文学史上留下伟大的功绩,是成功地领导了诗文革新运动。自韩愈和柳宗元在中唐发起了古文运动后,对以骈体文为主要形式浮靡不实的文风给予了沉重打击,但后继力量不足。到了晚唐五代,骈文死灰复燃,到北宋初“西昆体”笼罩文坛。欧阳修团结梅尧臣、苏舜钦等有名望的文士,提出学韩辟佛、罢黜时文等主张,打出了诗文革新的大旗。同时,欧阳修借主持科举考试之机,大胆对考试文体进行改革,对险怪奇涩,号称“太学体”的时文,坚决加以贬斥,录取有真才实学之士。他虽因此遭到数百名反对派的围攻谩骂仍不为所动。以他为核心的团体,形成了新的文学理论,影响了一大批作家,促进了文艺创作的繁荣。欧阳修自己更是诗文革新的实践者,是有宋以来第一个在散文、诗、词、史传及文艺理论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文学家。他写作了大量的作品,《欧阳文忠公文集》153卷(另附录5卷),其中诗850多首,词170多首,各种散文50o余篇,诗话30余条。 欧阳修文学创作的突出成就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创作不拘成规,追求新意,富有创造性,具有独特的风神。风神本指人的风度神采,引用到文学评论中,指的是作品的艺术风格。“六一风神”指的是欧阳修散文的风格和美学特征。他写的记叙文俯仰古今,抒发感慨;写的议论文逻辑严密,一唱三叹;写的抒情文更是跌宕吞吐,委婉曲折。这,就是“六一”风神。 一是委曲婉转,平易自然。欧阳修一直反对典雅华丽的“西昆体”和生僻险怪的“太学体”,主张行文平易自然,不故作高深,表现手法则委婉多致。即使有时议论纵横,言词真切,也能从容不迫,从不同的角度叙述,读来毫无声嘶力竭之感。苏洵说欧文:“纡徐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就是说欧文无论叙事、议论是抒情,都能做到委曲婉转,自然平易。他写的政论文,观点鲜明,但又不强词夺理,锋芒毕露,而是尽量以简洁平易的语言,婉转的手法把道理讲深讲透,以理服人。如《朋党论》。当时,宰相吕夷简对有革新意识的范仲淹、尹洙、欧阳修等改革派很不满,指为“朋党”,使他们均遭贬斥。几年后,改革派又上台,提出改革方案,大都被仁宗采纳,称作庆历新政。却遭到反对派的强烈反对,又指责范仲淹等人为“朋党”,仁宗也产生了猜疑。欧阳修勇敢地站出来写此文呈皇上,为改革者辩护。即使如此义正辞严的政论文,欧阳修也是以平实的语言,明析道理,推心置腹说动对方,无剑拔弩张之笔。开头就以平淡之缓笔徐徐而起:“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自然地引出:“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看似恭维皇上却实为提醒皇上在“朋党之说”上辨别是非。接着。笔锋一转,直接表明观点:“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小利无朋”,只有私利,“君子有朋”,是共商国计民生。这是出人意外的观点,自然得出了“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然后以正反两方面的史实为例,以重笔反复论证,使人不得不信服。真可谓委婉曲回,柔中有刚。据说仁宗读了此文被折服,对朋党之说“终不之信也”。 《与高司谏书》算得上是欧文中言辞最为尖锐激烈的文章,但从全文来看,并未给人声色俱厉的感觉。文章一开头,从对高若讷的“三疑”写起。先说对他文章有名、正直有学问、论史有据仅仅有所怀疑而已,不是一开始就断定他是伪君子。后来在关键时刻,就是在对待坚持改革的范仲淹的态度上,才完全认识到了他是趋炎附势、用心卑下的伪君子。此时,再怒斥高若纳“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显得有理有据。但仍望他能回心转意,为范仲淹说上句认可的话。作者又表示,如他执迷不悟,哪怕到朝廷上去告发,自己也毫不在乎。此文真可谓有理有节,有进有退,绵里藏针,显示出了欧文以柔克刚的特色。 二是词简情深,寄意深远。欧阳修善于用晓畅简炼的语言叙事言物,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意,这需高超的艺术。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如《送杨置序》。杨置因没中进士,不得不到千里之外去当一个县尉。作者赠序的目的是安慰朋友,“平心养疾”,不要徒增烦恼。但他没有直说,而是以自己的切身体验着力写琴声对陶冶性情的作用。他从多方面运用比喻和联想,把抽象的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这似乎与送别没联系。然而笔锋一转:“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之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此文语言浅显易懂,作“琴说”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慰藉,在似促膝谈心中给人以劝导和抚慰,深情厚意寓于悠闲平静之中。这也是欧文的“风神”一种。 《泷冈阡表》广为传颂,庐陵人更是推崇已极。此表是欧阳修于皇祐五年(1054年)护母丧归葬永丰泷冈老家时所作,后改而成。其中描述了其父的节操,其母的贤达,作者继父母之志的心愿。文以母亲谆谆的嘱语,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幼年丧父,家境穷困,靠其母抚育的往事和父亲为官处世仁厚诚信的品格,认为自己的一生坚持操守,建功立业是继承了父母的遗风。怀念父母的文章,欧阳修也仍是以朴质的语言,淡淡叙事,不排比铺陈,不用丽词雕饰,可在娓娓道来的言语中,却表达了深切的思念,蕴含真挚的感情,读了令人动容。正如《古文观止》中所评:“善必归亲,褒崇先祖,仁人孝子之心,率意写出,不事藻饰,而语语人情。只觉动人悲感,增人涕泪。” 三是如诗如画,情景交融。欧文中艺术性最高的是山水亭园记和记事、记物的文章。他记的山水景物有的并未见过,如相州昼锦堂、偃江堤等,从虚处生情;亲历或亲见过的景物也往往不作精细刻画,而是喜欢通过若干典型景物、场景的渲染,使人触发联想,抒发主观感受,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如《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他写记,并没有着力描写亭的环境、形态,只是开头简略交代了位置后,把作者的形象放入山水中,进行抒情性描写。山中景物按朝、暮、四季各用一句话描绘一种典型景物,构成六幅画面,而归结到人的“乐亦无穷”,又从“山水之乐”提升到与民同乐的高层次。此文不工笔写景,像是一幅写意画,淡笔勾划,把优美的画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造成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意境,具有移情摄魂的艺术魄力。《丰乐亭记》在点明亭的位置以后,便主要围绕“丰乐”二字作文章,突出“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主题。《有美堂记》抓住“有美”二字,在天下美景中突出金陵与杭州,在两地比较中突出“有美堂”,以议论带写景。在表达方式上,同样是婉曲舒缓,清逸柔和。语言具有诗化音韵之美,有的散文韵味悠长,节奏有致,像是没有分行的散文诗。 欧阳修的诗最大的特点是保持了散文的风格,平易疏畅,自然通达,景情交融,韵味浓郁。尤其中年以后更是如此。如少儿能诵的《丰乐亭游春》其三: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春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又如《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早春景物,自身境况以晓畅的诗句表露无遗。关于他的诗,自古就有人评论说是:“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形象不足。其实,这是宋诗的通病。不过欧阳修的诗仍是宋诗中的上品。 关于欧阳修的词,一直有不同的评价,主要是多为“艳词”,“风月多情”。这似乎与欧阳修堂堂的正统儒士显官身份不符。其实,名人的多重人格,自古至今并不罕见,这也是北宋词坛流行的风气。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正人君子欧阳修,同样有七情六欲,用更适合于描述男女之情的词的形式来表达感情,是无可厚非的。他的词,同样是语言清丽流畅,情真意长。如《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宵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把少女失恋的痛苦表述得淋漓尽致。又如《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通过环境烘托和景物点染揭示了被冷落的闺中少妇的不幸命运。这些富有人性美和艺术感染力的爱情词,在宋词中为上乘之作,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5657威尼斯-1066vip威尼斯下载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5657威尼斯的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5657威尼斯的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