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家园厚土—庐陵民俗风情摘要(5)

五、扬善积德

在庐陵这块文化积淀深厚的大地上,尽管也有偷盗、赌博、封建迷信、斗殴、霸道等杂音时而出现,有时甚至还嚣张一时一地,但一直为大多数人所不齿。民风乡风的主流是朴实敦厚的,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一些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代代沿袭成风,成为维系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纽带,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幸福美满的生活愿望的一种社会力量。

庐陵民情风俗之中,有许许多多良风美俗,如尊长重贤、邻里和睦、父贤子孝、一诺千金、热情待客、勤俭持家等等,构成了一幅幅既古朴又清新,既浓艳又淡雅的民俗风情画卷。其中的扬善惩恶、注重公德是较为显眼的一幅。

孔孟之道的“性善论”和佛教因果观,在教育较为发达、佛教普及面较广的庐陵人头脑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们相信人心是善的,三字经头一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轮回不断。在儒、佛盛行的古、近代社会,这种“性善”观念的产生不足为奇。在一些士大夫的推崇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民风乡俗。于是,人们在生活中,主张善待家人,善待外人,即使叫化子上门讨乞,也不能亏待他们,尽量施舍,这叫为子孙后代积德。在外面做了官的,发了财的,愿在家乡做些善事好事,有的钱来路不很清白的人更会如此,以求心理平衡,留个好名声。与此同时,人们反对积怨行恶。在乡间,有人做了丑事、恶事,便“一夜传千里”,可能会使你终生在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还有祸及子孙声誉的危险,人们会说“老鼠养崽打地洞”。做了恶事的人患了重病或家里出现了什么灾难,人们会说是报应。盗、淫和不孝尤为人们所谴责,有的地方要押当事人去祠堂向祖宗认罪、鞭打,甚至开除族籍——虽然是侵犯人权也不合法,但人们认为是合理的。社会舆论形成一股无形的道德力量,促使人们向善的方向前行。行善的人,世代受到尊重,代代传颂。

在赣江中游两岸的不少古村里,往往有一条长长的、两尺多宽的青石板路,问起是谁修的,人们会告诉你是很久很久以前,当地某个某个有钱的或当了大官的出资铺的。当然,有的可能是受益的村民集资铺的。我的家乡在泸水河边,记得有一条不知尽头的青石板路在田野间延伸,过水圳越山岗,据老人们说一直铺到了湖南,是古代的一条省际间的通道。青石板中间,被独轮车碾出了一条凹槽,还有被行人的脚磨损的痕迹,可见时代的久远。据传,县内一段的青石板路,就是我村和邻村几个在湖南做生意的大老板出资铺的。随着公路的修建,青石板路不再是主要通道,青石板也逐渐损坏流散,家乡的青石板路只存在传说中。可是,我在吉安县固江镇对河边的古巷村,还见到了一条数公里长完好无损的青石板路,人们的脚步声在传颂古人积善的故事。

铺路建桥是扬善的具体行动。清代初年,吉安城西曲濑水南村有一村妇丧夫,生下一遗腹子,邻居见她可怜便时常帮衬,使她很受感动。她断了刚满周岁的儿子的奶,去财主家当奶妈,一连换了好几家。村边有条小溪通往泸水河,许多田在溪那边,靠几搭木板桥通行,很不安全。一涨春水,木板桥常冲塌,无法过去,只好重建。村民们屡议建座石桥,难凑足钱。那位奶妈便把几年来把奶(喂奶)和帮财主带小孩当佣人得的钱积存起来,捐献给村里。有了这批款,村民再凑点,建起了一座石桥。乡亲们为了感激这位可敬的奶妈,就叫这座桥为“把奶桥”,在桥头立碑纪念,还在石碑上刻了个乳房形状的图,叫后人“见形思义”。

遂川县平源三溪村王善英,清朝道光年间儿孙们要为她庆祝百岁大寿,已筹集了购物办酒席的钱。王善英人老心善,不同意做寿,要儿孙们将祝寿的钱去给村里修了一座石拱桥,乡亲们称之为“百岁桥”。遂川县还有一则动人的行善故事。那是清朝末年,县城需建座桥方便人们交通,可无资金来源。该县藻林悠富村的举人郭聚奎首倡集资。这位“举人老爷”顾不得斯文体面,脚穿草鞋,身穿粗布衣服,头戴斗笠,俨然一贫寒村翁,徒步到万安、泰和、赣南的上犹、南康和湖南桂东等地向在外的遂川人募捐。人们被这位远道而来的同乡的真诚所感动,请他吃饭用好酒好菜。郭举人决不吃荤喝酒,借口是自己“吃斋”。他对乡友说,不要花这么多钱招待我,还是为家乡建桥多捐点款吧。他的人格感化了人们,纷纷捐资。桥建成了,命名为“乐善桥”。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受饿。可是,总有些天灾人祸降临。救济受灾者,一直是施善行的主要方式。在封建社会,“天子”无法保障“子民”的生活,遇到灾祸,尽管也会赈济,但只是杯水车薪,社会底层的百姓很难享受到。在缺乏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一些当地有名望的人士或家庭富有的人,就会自发地发起赈灾济困活动,出发点和目的是一致的,就是积善成德。据《宁岗县志》记载,清乾隆二十八年(1689年)当地受天灾,发生饥荒,谢月浣、尹我相、徐经世等8人,每人捐献稻谷400石,兴建社仓,救济特困户。按《安福县志》载,明正统年问(1442年),安福部分地方受旱灾大饥,谢允谦、胡中赡等6人,各捐谷2000石赈灾;明景泰年间,杨旷平、冯贵隆各捐谷3000石备荒,被皇帝敕赐为“宣义郎”。明朝该县西乡一个叫吴节的,在朝廷任太常卿,他的父亲吴寿良在家乡做了件涉及面广的善事。就是制作了一种有价证券,发给赤贫的乡民,视情数额不等。乡民持券可以到县内的富户去借贷,用券抵债。富户收到此券,凭券去吴家结算现金,人称“吴氏义券”。尽管不知发放了多少,实行了多少年,但此义举,一直在乡间传颂。我的外公是清末的秀才,在村里教私塾,算得上个乡间绅士。他很热心公益事业,为人也很本分。村上有几个在上海、武汉做洋务生意的人办工厂、开钱庄,很富有。他们在乡下建了一排排好房子,巷道全铺青石板,还有巷门关锁,很气派。每逢三荒五月和过年前,他们都要寄钱回来,由我外公管理,登记造册,分发给本村和邻村的孤老和穷困者。外公在解放前就去世了,我母亲时常讲述娘家的往事。乐善好施,是庐陵人崇尚的道德风尚,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清末民初,在吉安府影响最大的慈善家,是做木材生意致富的康文卿(1858—1936年)。他是吉安县青塘人(现属吉州区白塘乡),家境贫寒,少年时学徒习商。他家居于泸水、禾水与赣江的交汇地段,运往昌九的木排竹筏络绎不绝,商贩汇聚在岸边。康文卿20多岁时就借资在赣江边开了个“隆昌木行”,并附旅店、商摊等,来往客商云集。他经营有方,规模不断扩展,经近20年发展,成为吉安一带屈指可数的巨富。他自己十分节俭,素食为主,一生未穿华贵衣衫,对家人也要求严格,掉饭于地,也严令捡起。可是,他对公益事业,却乐于行善,慷慨大方。1915年后,他捐赠银元7400元,衣物370件,以救济吉安城内外居民。家乡没有小学,他捐资建了所学校;省立第七师范校舍不足,他捐资建教室;城内铺路修桥有求必应;青原山、七祖塔、钟鼓楼、文信国公祠等古迹需修复,他出资最多。著名文物古南塔破损,反动当局于1918年竟打算拍卖,收几个卖砖的钱。这荒唐的举动使市民十分愤慨却又无可奈何。康文卿闻讯出资承买,使这座古塔幸存下来。省内外何处发生了灾荒,他都要捐献。康文卿一生共捐款187次,累计银元金额228110元。据说那时一元多银元可买一担谷,比照如今的价格,可达上千万元。他的义举,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赞扬,编了《康文卿义举录》一书记其功德。南京国民党政府还授予“义举仁风”匾额以示褒奖。1930年,红一方面军总指挥朱德召见了这位富豪,要他为红军捐些银两和药品,康文卿叫其保镖将西药和银元分三次送到东固交给红军。朱德感慨地对他说:“你不是土豪,也不是大资本家,是个大慈善家。”康文卿是庐陵扬善之风的代表。他奉行的是道德善行,只要你有难,他都愿意相帮。这种风范超出了政治界线,上升到了高尚人性美的境界。

5657威尼斯-1066vip威尼斯下载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5657威尼斯的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5657威尼斯的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5657威尼斯的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
网站地图